屬於台灣的美好─板頭村交趾剪黏藝術村


板頭村,位於嘉義縣新港,是個散發出熟悉的農村慢活、充滿生活藝術的可愛農村。整個村莊,到處都可以看到由板頭村60多位藝術家所創作的交趾陶,這些藝術品不是那種好像需要特別境界又好像是異度空間的東西,而是那種平易近人,充滿在生活周遭,看了會讓人嘴角仰起的人事物。雖然我不懂所謂的藝術的定義到底是啥,但我所認為的藝術,就像眼前所看到的這些交趾陶,是能貼近人心的,是關於周遭所生活的人事物。
在忙碌的生活裡,不仿排個時間,來這裡走走,體驗一下農村的藝術,沉澱一下心靈,你會發現,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美好。
DSC_0262

DSC_0265

DSC_0266

DSC_0268

DSC_0274

DSC_0275

DSC_0276

DSC_0277

DSC_0278

DSC_0282


賣農產品的阿婆~
DSC_0286

DSC_0287

DSC_0288


攜手到老~
就像這條鐵道,經過了歲月的興衰,還是依舊陪伴著農村走過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的日子。

DSC_0290

DSC_0291

DSC_0297


曾經是糖鐵的黃金路線,百年歷史鐵道見證了笨港的興衰,也牽動著在地人的思鄉情感。
DSC_0298


好想要來一個......
DSC_0306


原稱官佃埤圳,為日治時期最重要水利工程之一,板頭段屬水尾,至今為三年輪作。
DSC_0308

DSC_0309

DSC_0314

DSC_0322


雲林北港鎮與嘉義新港鄉南港村一帶,古名笨港,是清代台灣重要港口之一。乾隆十五年,北港溪氾濫改道,將笨港街一分為二,成為笨港北街與笨港南街。據[續修台灣府志]記載:「笨港街,距縣三十里…。港分南北,中隔一溪,曰南街、北街。舟車輻輳,百貨駢闐,俗稱小台灣。」因北港溪經常改道,淹沒笨港街,因此埋藏大量古代遺物。古笨港戶外考古園區的展示,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考古隊,在笨港遺址板頭村與崩溪缺兩地點的發掘成果。「板頭村」是清代縣丞屬故址,1999年試掘,出土遺物以建築磚瓦及大量陶瓷器為主。「崩溪缺」位於台糖復興鐵橋跨越北港溪處,2003年當考古試掘,出土遺物包括磚瓦、陶瓷、銅錢、首飾及日常生活用品等。─嘉義縣政府
DSC_0327


「新港台糖復興鐵橋」原為日治(明治44年)糖業貨運鐵道橋,亦為當時新港、北港通往嘉義商客運鐵道(現貌為民國43年重建),民國93年登錄為「歷史建築」,93年嘉義縣文化局委託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,民國95年修護竣工。
鐵橋跨越之北港溪床為古笨港遭洪水淹沒地區的歷史遺址,民國91年文建會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考古調查,於「板頭村」及「崩溪缺」兩地點發掘出大量古笨港文化遺物,嘉義縣文化局乃決策將考古成果併入鐵橋保存修護計畫,將古笨港出土文物作模擬臨場感的考古實境展示,(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施作)並以及「古笨港戶外考古園區」作為文化遺址的鄉土教育場域,期使縣民同時瞭解歷史「鐵橋」與「北港溪床」考古地點的重要性,以及在古笨港發展史上的多層歷史人文意義。─嘉義縣政府
DSC_0328

DSC_0335


橋下別有洞天!!
DSC_0336

DSC_0339

DSC_0340

DSC_0342

DSC_0343


猜猜這大樹上的白色花朵是用什麼做的?
答案是:碗!(照片放大,自然揭曉)
DSC_0344

DSC_0349


傳統手工藝~~
DSC_0353

DSC_0355

DSC_0356


鳥、花、稻、農、牛、船(港),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美好!
DSC_0351

板頭村交趾剪黏藝術村不只上面這些地方,後來才發現,還有很多地方沒去走,不過也不會覺得可惜之類的,因為這地方,不會只來一次。



感恩 惜福

peace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鹿鳴公園

奇萊主北三日稜線露營遊

華山窯